今天睡到快11點才起床,在我起床過一會兒,英彰似乎也被我吵醒了。
由於昨晚吃得太多了,今天中午一點都不餓,不過我還是央英彰喝了點娘親烹煮的火鍋湯,英彰說很好喝。英彰一直說感覺很飽,我還一直問他要不要吃這個,要不要吃那個,他回去恐怕會跟孟君告狀,說我把他的肚子搞大了~:P
本來打算在12點半出門前往烏來的,結果竟然又下起雨來了…
就這樣在房間裡看電視我也不覺得悶,因為有英彰在。可是我怕他會覺得悶,害他大老遠跑來台北,結果竟然是在我房間裡當宅男。幸好下午1點多的時候沒什麼雨了,我們就趕緊騎車前往烏來山區。
這是我第一次自己騎機車去烏來。雖然當兵前幾乎每年都會跟同學去烏來玩水烤肉,但都只是尾隨在車隊後面,自己也沒記路。今天這一趟,除了出發前在網路上查詢一番路線之外,沿路都是憑著記憶、印象拼奏出來的,反正山路只有一條嘛。
前往烏來的路途比想像中的還要遙遠,在新店的時候已經又開始下起絲絲細雨了,越上山雨勢就越大,最後累得我們只好穿起雨衣繼續往烏來前進。
這種天氣的烏來已經不適合玩水了,山谷底下的河水看起來既混濁又湍急,我們的目的地只有一個:烏來老街。抵達烏來老街的時候已經是兩點多了,雖然下著小雨,但看起來還有不少遊客的樣子。
我跟英彰一人一把傘,走進烏來老街。
以往都是炎炎夏日到烏來,每次總是熱得要命。今天來,微涼的天氣,走在老街上,雖然下著細雨,但倒也別有一番風情。
烏來老街不長,只是小小一條街道,不過看得出來有特別整修過,地板都是用特別的磁磚鋪成的,兩旁的店家裝潢都有很風格,沿途都是賣山豬肉、小米類的食品。
我們走過烏來老街,往橋那一端的接道走去。
烏來瀑布有點距離,所以我們沒有打算要去看看。
這大概就是意昧著「小台車」的意思吧。
兩旁除了溫泉旅館之外就是一般住家,我也是第一次來。
一戶上面還住著一戶。
旁邊的住宅一開門就是鐵軌,沒有柵欄圍護。
鐵道是禁止行走的。(這是常識啊~)
車速大約20公里,小跑步就可以追得上的速度,車廂看起來很小。
到處都充斥著上個世紀的格調。
逛完舊世代的環境後,我們走上小台車站的樓梯,正式拜訪烏來台車站。
大約有三層樓高。
還特地用顯眼的黃色標示階與階的差異。
逛完了附近的街道之後,我們折返回烏來老街,在老街口買了烤山豬肉串來解饞。
吃起來味道很普通。
在我們等候阿婆把肉串烤好的時候,有一位小姐拿著一根香腸來跟阿婆說香腸壞了、酸掉了,阿婆說是小米酒的關係,但還是馬上烤一根新的香腸給他。
不論香腸是否真的有壞掉,既然有顧客反應,店家就應該解決,而不是推卸責任,阿婆真棒~
烤山豬肉香腸一支賣30元。
吃起來味道也就只是普通的豬肉香腸。
然後我們走進一間招牌上有寫時尚玩家介紹過的小餐館,叫了一份竹筒飯、一盤小菜、一碗湯嚐鮮。
竹筒飯吃起來像是糯米飯一樣,不過有點辣,可能是有加黑胡椒?
沒有傳聞中竹子的味道。
幾乎都是肥肉,對我來說不是很優。
湯頭喝起來都是薑的味道,不鮮。
雞肉倒是很嫩很好吃。
離開烏來老街前,我還買了一份小米麻糬,起司口味的;上面可以選擇要搭配海苔粉或巧克力之類的配料。
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,麻糬烤過之後變得很軟,一點都不Q,只有黏而已,整個吃起來只有海苔粉還比較能安慰我的味蕾。
從烏來下山回到永和的時間比較快,快了將近20分鐘,因為回程我照著印象中的路走,沒有繞一大圈走景美,而是從中和南勢角那邊切回來。
本來打算直接帶英彰去板橋的南雅夜市逛逛,可是英彰說他累了,所以我們就直接回家休息了。
從烏來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,我們休息到六點半左右,然後英彰就準備踏上返回台中的旅程了。
我載英彰到台北轉運站,由於是新開幕期間,機車停車免收費,所以我就把美牙停台北轉運站的地下機車停車場,裡面停放的機車數量還不少呢,不過還是有三三兩兩的空車位。
還滿不錯的,有設置服務中心,不過那一高一低的櫃臺是怎麼一回事咧?
英彰在我的建議下,捨棄統聯而搭乘和欣客運。在我印象中和欣客運的座椅是比統聯舒服的,所以我才建議英彰搭和欣。
不過和欣不像統聯勢力遍布,搭乘和欣客運到台中的話,只能在中港轉運站下車,然後再轉搭他們10分鐘一班的免費接駁車到台中車站。
最後我陪英彰到四樓等車,看英彰上車,車子發動離開後我才離開。
晚上睡覺的時候,頓時覺得很空虛、很不習慣。